Skip to main content

刘娥在嫁给赵恒之前有过一次婚姻,为何却能成为皇后?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其实是二婚,在嫁给赵恒之前,还曾嫁给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娥出身不高,从业低贱,加上那时候结婚早,所以刘娥在成都时就嫁给了一个打造银器的工匠龚美,后来夫妻二人到首都开封发展。但到开封后,夫妻二人生活困苦,无奈之下,龚美只能将妻子刘娥卖掉。

  此时宋太宗的皇子赵恒是襄王,他正值青年,经常对左右跟班说"蜀妇人多材慧,吾欲求之",跟班之一张耆在巧合下得到了刘娥,刘娥生的漂亮,加上能歌善舞,所以张耆马上将她送给赵恒。

  赵恒见到刘娥后是一见钟情,也不管刘娥是否清白、二婚,二人马上如胶似漆。但不久皇位继承人赵恒贪恋女色的消息传到了赵恒的爹、太宗赵光义耳中,赵光义怒斥之,并强行分开二人。

  但赵恒并不想放弃这段爱情,所以就偷偷将刘娥寄存在张耆家中,有机会二人就偷偷见面,特别像《水浒传》中徽宗秘访李师师。

  到了997年,太宗驾崩,赵恒继位是为真宗。此时的赵恒29岁,刘娥28岁,成为皇帝的赵恒终于公开了自己的恋情,当年接刘娥入宫。但因为群臣的压力,入宫之后的刘娥并没有名分。

  直到刘娥35岁那年,此时已经颜老色衰的刘娥才被封为了正四品美人,即便这样这个名分来的也不容易。宋真宗为此还跟大臣们大吵一架。

  如果说,赵恒年轻之时喜欢刘娥是出于对其美色的贪婪,但到了刘娥年老色衰之后,赵恒对其依赖仍然不减,甚至赵恒在极其尊重士大夫的宋朝还和文臣首领宰相李沆因为刘娥地位问题大吵一架。如此这刘娥必然有过人之处。

  赵恒和宰相的争执大概是在1003年,赵恒派太监带着自己的书信去找宰相李沆,希望将还没名分的刘娥提拔为贵妃。

  以艺女为贵妃,李沆怒,当场焚烧了赵恒的书信。这么损面子的事,皇帝能忍?此时刘娥站出来了,劝导赵恒,登基日子还短,根基不足,要隐忍;表明自己不在乎名分。而且刘娥告诉赵恒李沆已经年老,当时宋代人平均寿命也就50岁,此时李沆已经57岁了,必然活不了几年。

  赵恒采纳了她的建议,遂放过李沆,赵恒赢得了尊重大臣、从谏如流的美名,而李沆果然在1004年因病去世,也是这年,赵恒一边给李沆一堆荣誉,一边将刘娥提拔为了美人。

  1007年赵恒正宫皇后郭氏去世,皇后空缺,而且此时的赵恒膝下五子已经全部夭折,皇位后继无人,各方势力遂蠢蠢欲动。

  1008年按惯例,刘娥升为正二品修仪,此后她还被封为了正一品德妃,没有皇后,所以她算是后宫第一人,可就是登不上皇后的宝座,只因寇准、李迪等新反对派登场,继续以刘娥出身不干净、且无子嗣为由坚决反对册封皇后。

  宋真宗的刘皇后出身并不清白,但却成了皇后,在仁宗朝更是实际主政。刘皇后崛起并非只凭美色,更重要的是他能弥补真宗皇帝的不足,替皇帝出谋划策,其政治手腕之高,绝不亚于女强人武则天。但同武则天不同,刘娥手段较为柔和,甚至将情敌之子抚养成人并推上帝位。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皮肤暗黄是因为脾虚吗?

气色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非常的重要,它不但关系到女人的容颜,而且也是健康与否的一种标志,如果一个女人气色不佳,往往会给人一种病恹恹的感觉,看上去也比实际年龄要衰老一些,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面色蜡黄,没有红润气色,这可能是因为脾虚所引起的。 因为一个女性如果出现了脾虚时,她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也是比较差的,就算吃了再多食物,身体也没有办法吸收,所以说,这个时候就要做好健脾养胃的工作,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如果想要改善脾胃功能,也可以常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脾胃好了,造血功能也会强了,皮肤慢慢也会出现红润之色。 皮肤暗黄是因为脾虚吗?女人做好3件事,调理脾胃,气色越来越好 1、规律作息 很多女性出现了脾虚,有可能是睡眠不足,长期熬夜所导致的,所以说,如果想让脾胃功能正常,最好做到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补气养血,使气血更充足,面色更红润,而且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以免腹部受凉,加重脾虚。 2、饮食调节 如果女性出现了脾虚时,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调节,可以在平时多吃一些可以健脾养胃、改善脾虚症状的食物,比如适量的吃一些粥类、山药、芡实等,都有很好的补脾养胃的作用。 3、睡觉之前泡脚 女性如果出现了脾虚时,最好做到每天晚上坚持泡脚,因为在泡脚的时候,脚部受到热水的刺激,更容易打通脾经和胃经,可以使脾胃得到滋养,改善皮肤蜡黄的现象,在泡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不要过烫,时间不要过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人公是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哪个成语典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什么意思?比喻一切都已然都具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这事就能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和一场战役有关,那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要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三国人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故事怎样?   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 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抵抗曹操。   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谋而合,都主张只有火攻,才能打败曹操。   可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周瑜却发现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这时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着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 军发起火攻。周瑜眼看火攻不能实现,急得口吐鲜血,病倒在床上,名医、良药都治不好他的病。这时诸葛亮去探望周瑜,问他为何得病。周瑜不愿说出实情,就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住不得病呢?”   诸葛亮早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周瑜听到诣葛亮话中有话,非常惊讶,就问有没有治病的良药。诸葛亮说:“我有个药方,保证治好您的病。”说完,写了16个字,递给周瑜。这16个字是: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是神人啊:”他的心思既然已被诸葛亮猜中,便请教破敌之策。谙葛亮有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他预测到近期肯定会刮几天东南风,就对周瑜说:“我有呼风唤而的法术,借结你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你看怎样?”周瑜高兴他说: “不要说三天三夜,只一夜东南大风,大事便成功了:”   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准备,等候诸葛亮借来东风,马上进兵。诸葛亮让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坛,然后登坛烧香,口中念念有词,装做呼风唤雨的样子。   半夜三更,忽听风响旗动,周瑜急忙走出军帐观看,真的刮起了东南大风,他连忙下令发起火攻。   周瑜部将黄盖,率领火船向曹操水寨急驶,当火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一声令下,士兵们顺风放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把曹营的战船烧个一千二净,岸上的营寨也被烧着,兵马损失不计其数。在烟火弥漫中,曹操仓皇逃命,从小道退

铁莲花:一种专为女子发明让女子生不如死的酷刑

  酷刑,顾名思义是指残酷的刑罚,翻开中国的历史,刑罚俨然伴随着中国的整个历史,自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什么剥皮,腰斩、车裂......等等,多到数不胜数,尤其是清朝时期,这里的刑罚又有满清十大酷刑,据说这十大酷刑不论哪一种但是说出了都能让小儿夜哭,但是,记住这个但是,以上这些酷刑都是针对男主的,但不要以为古代对女子有多么的仁慈,听说过铁莲花,现在小编将为大家介绍铁莲花那个让女子生不如死的酷刑。   什么是“铁莲花”?   “铁莲花”——当女囚坐的上去时,狱卒拉动木马尾部的一个机关,“铁莲花”便会一开一合地在她的下体内不停旋转,让女囚顿时痛疼难忍,大有生不如死之感。   那么,“铁莲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残酷的刑具,为何会让古代女人望而生畏、听之胆寒、坐之魂飞魄散。   铁莲花,一种专门为女子开发的酷刑   据有关资料记载,“铁莲花”是中国古代一种酷刑,专门针对那些所谓“不守妇道”的女人而制作的。   古时候有一种针对女性的酷刑叫做“骑木驴”,也叫做“骑木马”,而致命的铁梨花就隐藏在“木驴”的背部,对于那些所谓“不守妇道”的女人,通常让她们骑在“木驴”上,官吏审问时如果不老实交代罪行,官吏就会命衙役们转动木驴上的旋转铁梨花,对女性下体进行折磨,这时候他们往往痛疼难忍,叫声凄厉,发出哀求,甚至昏厥过去。   原来,“铁莲花”是一种由锋利铁片组成的花朵状刑具,形似莲花,所以取名“铁莲花”。不难想像,当它展开并转动时,能把一层下体的血肉绞下来……因此,只要狱卒拉动木马尾部机关,“铁莲花”便会一开一合插入其下体,并不停地旋转,当即令女性痛不欲生,大声哭喊。堪称中国古代最残酷的经典刑具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第一次女性罪犯被判“骑木驴”,应该在北宋时期。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就有关于北宋时期女人“骑木驴”的描写。那是在武松怒杀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后,惯拉皮条和教唆杀人的王婆被判处“剐刑”:大牢里取出王婆,当厅听命。读了朝廷明降,写了犯由牌,画了伏状,便把这婆子推上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剐"字,拥出长街。两声破鼓响,一棒碎锣鸣,犯由前引,混棍后催,两把尖刀举,一朵纸花摇,带去东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剐。”   其实,在北宋时期,所谓“木驴”通常是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