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是什么?堪称人间极乐

  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是什么?这"三大享受"分别是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接下来历史记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唐朝也有过奴隶买卖,尤其对于一些贵族子弟来说,奴隶可以彰显他们的家族实力,他们手下的奴隶越强大,就代表着他们家族越厉害。

  为了满足这些贵族子弟的要求,一些商贩会专门贩卖奴隶,其中就包括了肤色黝黑、体型矮小、其貌不扬的昆仑奴。

  要知道我们身处的亚洲地区,大部分都是黄种人,这种黑皮肤的奴隶还算是比较少见,他们通常头发微卷,身子也大多是赤裸的状态,仅仅穿着一条短裤,在腰上围着一条锦带。

  当时的唐朝社会对任何文化的包容度都非常高,即使面对这些皮肤黝黑的奴隶,他们也没有太多偏见。再加上唐朝的皇族大多出身关陇贵族,身体里或多或少都含有少数民族的血统。


  所以在面对这些外形迥异的昆仑奴时,他们非但没有讨厌,反倒推崇有加,一些武力值极高的昆仑奴更是被他们炒上天价,即使是普通的昆仑奴,他们性格温顺,技能点满,拉出去也算有些排面。

  所以对于当时的唐朝贵族来说,昆仑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奴隶,更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不过,即使不是为了攀比,生活中能有一个贴心的奴隶在一旁伺候,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如果说昆仑奴是唐朝贵族对武力值的向往,那么新罗婢则是他们对美人的追求。这些婢女出生就是为了服务皇室贵族,她们的样貌大多清秀可人,性格也分外温顺。对于很多皇室贵族来说,身边能有一位柔情似水的新罗婢陪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新罗婢来自新罗这个国家,在唐朝时期,这里并不属于中国的领土,他们位于朝鲜半岛,和我们的国家非常相近。随着唐朝经济实力的发展,新罗也越来越受这个国家思想的影响,一些新罗人甚至主动来到唐朝,希望可以融入这个神奇的国家。

  为了让她们更加适应中国社会,一些人会特意教导这些新罗婢学习儒家知识,让她们可以更好地服务那些皇室贵族。当然这样做也是出于利益考虑,一个知书达礼的婢女价值绝不会比一个普通婢女低。

  或许是因为她们的外貌,又或许是因为她们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这些新罗婢引起不少唐朝规则的追捧,新罗人甚至把她们当做贡品送给唐朝皇室,这也造成新罗婢居高不下的价值。

  后来为了缓解这一现状,国家下手干预了,再也不允许买卖新罗婢,一时间,所有经参与买卖过的人都把手上的婢女赶出家门,却丝毫没有考虑会对她们造成多大的影响。

  要知道那时候的很多新罗婢都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身处在异国他乡,又没有户口,许多被赶出去的人只能流落街头,稍有不慎,甚至有丧命的危险。

  最后还是唐穆宗完善相关法律,他先让这些流离失所的新罗婢证明身份,接着请他们国家的使者前来,把他们带回,这才渐渐平息了新罗婢的买卖。


  可是大多数唐朝贵族紧紧追求新鲜感和刺激感,等到新罗婢的热度过去之后,他们很快就将其抛向脑后,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女仆诞生了,她们就是菩萨蛮。

  比起那些模样温柔小意的新罗婢,她们的五官要更加明亮,非常像我们现在生活中的混血儿,或许是民族不同,她们的肤色非常白皙,一举一动都散发着异域风情,一颦一笑都能牵动男人的心。

  根据大量的专家学者判断,这些菩萨蛮可能是维吾尔族的人,也有可能来自西域,不过毕竟过了这么长时间,这些美丽的少女究竟来自哪里,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不可否认,她们的出现引起了不少唐朝贵族的狂热追捧。

  起初菩萨蛮的数量还少,不少贵族为了拥有她们一掷千金也不在话下,能歌善舞的她们让那些贵族公子欲罢不能。只可惜物以稀为贵,再漂亮的婢女一旦泛滥,也就显得没那么特别了。

  随着菩萨蛮在上流社会的流行,这个团体也越来越常见,直到后来几乎成了烂大街的仆人。新鲜感过去之后的公子们看到随处可见的菩萨蛮也没有娇养的心思,直接将她们抛弃。

  失去了主人的圈养后,这些女子通常流落街头,为了养活自己,她们只能去一些青楼乐坊工作,靠着卖艺生活,虽然也能养活自己,但到底不如豪门的生活。

  其实如果平心而论,唐朝的这些女仆无疑是可怜的,她们对于主人来说,只是无聊时候的消遣品,一旦主人有了更有趣的事情,就会马上被抛弃。漂亮的容貌或许能让她们享受一时的贵族生活,但迟早也会有年老色衰的一天,迎接她们的是毫不犹豫地抛弃,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无惧岁月的变迁。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皮肤暗黄是因为脾虚吗?

气色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非常的重要,它不但关系到女人的容颜,而且也是健康与否的一种标志,如果一个女人气色不佳,往往会给人一种病恹恹的感觉,看上去也比实际年龄要衰老一些,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面色蜡黄,没有红润气色,这可能是因为脾虚所引起的。 因为一个女性如果出现了脾虚时,她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也是比较差的,就算吃了再多食物,身体也没有办法吸收,所以说,这个时候就要做好健脾养胃的工作,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如果想要改善脾胃功能,也可以常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脾胃好了,造血功能也会强了,皮肤慢慢也会出现红润之色。 皮肤暗黄是因为脾虚吗?女人做好3件事,调理脾胃,气色越来越好 1、规律作息 很多女性出现了脾虚,有可能是睡眠不足,长期熬夜所导致的,所以说,如果想让脾胃功能正常,最好做到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补气养血,使气血更充足,面色更红润,而且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以免腹部受凉,加重脾虚。 2、饮食调节 如果女性出现了脾虚时,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调节,可以在平时多吃一些可以健脾养胃、改善脾虚症状的食物,比如适量的吃一些粥类、山药、芡实等,都有很好的补脾养胃的作用。 3、睡觉之前泡脚 女性如果出现了脾虚时,最好做到每天晚上坚持泡脚,因为在泡脚的时候,脚部受到热水的刺激,更容易打通脾经和胃经,可以使脾胃得到滋养,改善皮肤蜡黄的现象,在泡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不要过烫,时间不要过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人公是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哪个成语典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什么意思?比喻一切都已然都具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这事就能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和一场战役有关,那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要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三国人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故事怎样?   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 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抵抗曹操。   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谋而合,都主张只有火攻,才能打败曹操。   可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周瑜却发现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这时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着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 军发起火攻。周瑜眼看火攻不能实现,急得口吐鲜血,病倒在床上,名医、良药都治不好他的病。这时诸葛亮去探望周瑜,问他为何得病。周瑜不愿说出实情,就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住不得病呢?”   诸葛亮早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周瑜听到诣葛亮话中有话,非常惊讶,就问有没有治病的良药。诸葛亮说:“我有个药方,保证治好您的病。”说完,写了16个字,递给周瑜。这16个字是: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是神人啊:”他的心思既然已被诸葛亮猜中,便请教破敌之策。谙葛亮有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他预测到近期肯定会刮几天东南风,就对周瑜说:“我有呼风唤而的法术,借结你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你看怎样?”周瑜高兴他说: “不要说三天三夜,只一夜东南大风,大事便成功了:”   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准备,等候诸葛亮借来东风,马上进兵。诸葛亮让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坛,然后登坛烧香,口中念念有词,装做呼风唤雨的样子。   半夜三更,忽听风响旗动,周瑜急忙走出军帐观看,真的刮起了东南大风,他连忙下令发起火攻。   周瑜部将黄盖,率领火船向曹操水寨急驶,当火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一声令下,士兵们顺风放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把曹营的战船烧个一千二净,岸上的营寨也被烧着,兵马损失不计其数。在烟火弥漫中,曹操仓皇逃命,从小道退

铁莲花:一种专为女子发明让女子生不如死的酷刑

  酷刑,顾名思义是指残酷的刑罚,翻开中国的历史,刑罚俨然伴随着中国的整个历史,自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什么剥皮,腰斩、车裂......等等,多到数不胜数,尤其是清朝时期,这里的刑罚又有满清十大酷刑,据说这十大酷刑不论哪一种但是说出了都能让小儿夜哭,但是,记住这个但是,以上这些酷刑都是针对男主的,但不要以为古代对女子有多么的仁慈,听说过铁莲花,现在小编将为大家介绍铁莲花那个让女子生不如死的酷刑。   什么是“铁莲花”?   “铁莲花”——当女囚坐的上去时,狱卒拉动木马尾部的一个机关,“铁莲花”便会一开一合地在她的下体内不停旋转,让女囚顿时痛疼难忍,大有生不如死之感。   那么,“铁莲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残酷的刑具,为何会让古代女人望而生畏、听之胆寒、坐之魂飞魄散。   铁莲花,一种专门为女子开发的酷刑   据有关资料记载,“铁莲花”是中国古代一种酷刑,专门针对那些所谓“不守妇道”的女人而制作的。   古时候有一种针对女性的酷刑叫做“骑木驴”,也叫做“骑木马”,而致命的铁梨花就隐藏在“木驴”的背部,对于那些所谓“不守妇道”的女人,通常让她们骑在“木驴”上,官吏审问时如果不老实交代罪行,官吏就会命衙役们转动木驴上的旋转铁梨花,对女性下体进行折磨,这时候他们往往痛疼难忍,叫声凄厉,发出哀求,甚至昏厥过去。   原来,“铁莲花”是一种由锋利铁片组成的花朵状刑具,形似莲花,所以取名“铁莲花”。不难想像,当它展开并转动时,能把一层下体的血肉绞下来……因此,只要狱卒拉动木马尾部机关,“铁莲花”便会一开一合插入其下体,并不停地旋转,当即令女性痛不欲生,大声哭喊。堪称中国古代最残酷的经典刑具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第一次女性罪犯被判“骑木驴”,应该在北宋时期。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就有关于北宋时期女人“骑木驴”的描写。那是在武松怒杀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后,惯拉皮条和教唆杀人的王婆被判处“剐刑”:大牢里取出王婆,当厅听命。读了朝廷明降,写了犯由牌,画了伏状,便把这婆子推上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剐"字,拥出长街。两声破鼓响,一棒碎锣鸣,犯由前引,混棍后催,两把尖刀举,一朵纸花摇,带去东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剐。”   其实,在北宋时期,所谓“木驴”通常是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