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崔立如何以市井无赖混至京城防御主帅,还将汴京拱手相送?

  国运昌盛之时,政体完备,有能有德的人被选拔出来,掌握国家的命脉,奸佞之徒无所用其技;国势衰退后,英才凋零,奸邪凶残之人就有机会窃取高位,祸国殃民,进而加速一个国家的灭亡。金国末期,以市井无赖混至京城防御主帅的崔立,凭借手握重兵之机作乱,窃据高位,并拱手将汴京献给了蒙古军。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崔立,将陵(今山东德州)人,年轻的时候很穷,而且行为无赖,曾经靠给寺庙里的僧人背钹和鼓为生。后来在兵荒马乱之际入伍,跟随上党公张开,陆续被提拔为都统、提控,直至遥领太原知府。

  这些职位都是空有头衔,并没有实际上任。正大初年(1224),崔立请求入朝为官,被驳回。从此,常常以未能官居三品为恨事。

  汴京被围时,崔立带兵参与防守,被授予安平都尉。天兴元年(1232)冬十二月,哀宗逃往归德之前,授予崔立西面元帅之职。

  崔立为人,淫逸狡猾,常常有作乱的念头。

  崔立暗中豢养了药安国等人,积蓄实力,并把家搬到西城,准备作乱失败就带家逃走。药安国是管州(今河南郑州)人,20多岁,有勇力。曾经为岚州招抚使,因犯罪被关押在开封的牢里,出来后,穷得吃不上饭。崔立打算作乱,便私下结纳他。安国很能吃,崔立就每天给他大鱼大肉,于是一起谋反。崔立每天都和都尉扬善前往朝中窥探动静,一切布置妥当后,他借吃早饭的机会,先杀了扬善。

  天兴二年(1233)正月,崔立带领着200名披甲的士兵,闯入朝中。留守汴京的参知政事兼枢密使完颜申奴和副枢密使完颜斜捻阿不(是为"二相"),听到外面兵变,赶紧出来察看。崔立拔剑问道:"京城被围,处境困难,随时有覆没的危险,你们两个打算怎么办?""二相"说:"有事好商量。"崔立根本不听,指挥他的党羽杀掉"二相"和其他许多朝臣。随即告示百姓称:"我看'二相'只是闭门商议,迟迟没有守城的方略,今天我杀了他们,算是为一城的生灵请命。"大家都拍手称快。

  崔立到朝中,聚集百官商议推立一个人来主持汴京。崔立说:"卫绍王的太子从恪,他的妹妹和亲到蒙古,可由他来主持汴京事务。"于是派遣他的党羽韩铎,以太后的命令,前去召从恪,又以太后的诰命,封从恪为梁王监国。接着又以监国的名义,把"二相"所佩的虎符送到蒙古军的统帅处,表示投降。崔立于是一手把持了汴京的军政大权。他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出入都乘车,称自己的妻子为王妃,并大封亲信。

  崔立叛国时,虽然靠安国的勇力成事,但是后来起了猜忌。他听说安国纳了一个都尉的夫人后,就以违约的罪名杀了他。

  蒙古大军到达青城时,崔立穿着御衣,带着仪仗队去拜见。蒙军统帅大喜,与崔立一起喝酒议事。崔立以对父亲的礼节对待他。酒食过后,崔立回城,悉数烧毁京城的防御设施。看到火起,蒙古军大喜,确信汴京城真的投降了。

  崔立在汴京城大肆为祸,百姓和官员都惨遭荼毒。他甚至将很多官员的妻女集中起来,每天选几个供自己淫乱。人人都私下议论:"当初蒙古军攻城之后的七八日之中,汴京城瘟疫流行,死掉的人数百万之多,我们为什么不在那个时候死掉,偏要遭受现在这样的不幸。"

  崔立还劝太后写信,陈说天时人事,派哀宗的乳母去归德招降。当时好事之徒都争着援引金国初年太宗帮刘豫建立伪齐的故事,也劝崔立自立为帝。

  天兴二年(1233)四月壬辰日,崔立驱使太后和皇后、梁王、荆王及其他皇室,还有医生、工匠等500余人,前赴青城。甲午日正式北行时,崔立的妻子王氏以仪仗队恭送两宫到开阳门。蒙古军入城时,崔立在城外迎接。蒙古军先到他家,将他的妻妾连同金银珠宝一掠而空。崔立回家后大哭一场,也于事无补。

  崔立的一个下属李琦,山西人,是军中的都尉,在汴京依附崔立的妹夫折希颜。他的妻子20多岁,长相貌美。有人对崔立说,李琦的妻子很有姿色,崔立当即心生邪念。李琦屡次看到崔立想夺人妻的时候,一定会派其丈夫远行。于是每次崔立派他出京时,都将妻子带在身边。这样多次后,崔立大怒,想除掉李琦。李琦因多次被折希颜侮辱,早已对崔立动了杀机,于是联络李伯渊等人,合谋对付崔立。

  天兴三年(1234)六月甲午日,谣传附近出现宋军。伯渊等人假装和崔立商量对付的办法。第二天晚上,伯渊等人烧掉开封的外封丘门,以此让崔立确信宋军来了。这个晚上,崔立感觉非常不安,频繁起来又躺下。到了天亮,伯渊等请崔立去查看火情。崔立带着苑秀、折希颜等几个人骑马前往,晓谕京城民众,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全部到太庙街点名集合。

  回来时,走到梳行街,伯渊要求送崔立回二王府,崔立推辞了好几次,伯渊一定要亲自送。在崔立动疑时,伯渊仓卒中在马上抱住崔立。崔立看着伯渊说:"你想杀我吗?"伯渊曰:"杀你有何不可?"当即拔出匕首,横刺过去,洞穿自己抱着崔立的手臂后,刺中崔立,又补一刀,崔立掉下马来。伏兵此时亦一拥而起,杀掉了崔立余党。

  伯渊把崔立的尸体绑在马后,拖着游街,说:"崔立杀害无辜,劫夺人妻,贪淫暴虐,大逆不道,古今无有,该不该杀?"大家齐声回答:"千刀万剐都算便宜他了。"于是割下崔立的头,向着承天门祭奠哀宗。军民全部大哭,痛惜金国的灭亡。有的人挖出崔立的心吃掉。

  崔立、苑秀和折希颜三人的尸体被挂在宫门前的一棵槐树上,树枝难以承重,突然折断。人们纷纷说树有灵性,厌恶被这样的恶人玷污。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皮肤暗黄是因为脾虚吗?

气色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非常的重要,它不但关系到女人的容颜,而且也是健康与否的一种标志,如果一个女人气色不佳,往往会给人一种病恹恹的感觉,看上去也比实际年龄要衰老一些,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面色蜡黄,没有红润气色,这可能是因为脾虚所引起的。 因为一个女性如果出现了脾虚时,她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也是比较差的,就算吃了再多食物,身体也没有办法吸收,所以说,这个时候就要做好健脾养胃的工作,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如果想要改善脾胃功能,也可以常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脾胃好了,造血功能也会强了,皮肤慢慢也会出现红润之色。 皮肤暗黄是因为脾虚吗?女人做好3件事,调理脾胃,气色越来越好 1、规律作息 很多女性出现了脾虚,有可能是睡眠不足,长期熬夜所导致的,所以说,如果想让脾胃功能正常,最好做到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补气养血,使气血更充足,面色更红润,而且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以免腹部受凉,加重脾虚。 2、饮食调节 如果女性出现了脾虚时,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调节,可以在平时多吃一些可以健脾养胃、改善脾虚症状的食物,比如适量的吃一些粥类、山药、芡实等,都有很好的补脾养胃的作用。 3、睡觉之前泡脚 女性如果出现了脾虚时,最好做到每天晚上坚持泡脚,因为在泡脚的时候,脚部受到热水的刺激,更容易打通脾经和胃经,可以使脾胃得到滋养,改善皮肤蜡黄的现象,在泡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不要过烫,时间不要过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人公是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哪个成语典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什么意思?比喻一切都已然都具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这事就能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和一场战役有关,那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要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三国人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故事怎样?   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 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抵抗曹操。   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谋而合,都主张只有火攻,才能打败曹操。   可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周瑜却发现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这时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着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 军发起火攻。周瑜眼看火攻不能实现,急得口吐鲜血,病倒在床上,名医、良药都治不好他的病。这时诸葛亮去探望周瑜,问他为何得病。周瑜不愿说出实情,就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住不得病呢?”   诸葛亮早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周瑜听到诣葛亮话中有话,非常惊讶,就问有没有治病的良药。诸葛亮说:“我有个药方,保证治好您的病。”说完,写了16个字,递给周瑜。这16个字是: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是神人啊:”他的心思既然已被诸葛亮猜中,便请教破敌之策。谙葛亮有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他预测到近期肯定会刮几天东南风,就对周瑜说:“我有呼风唤而的法术,借结你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你看怎样?”周瑜高兴他说: “不要说三天三夜,只一夜东南大风,大事便成功了:”   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准备,等候诸葛亮借来东风,马上进兵。诸葛亮让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坛,然后登坛烧香,口中念念有词,装做呼风唤雨的样子。   半夜三更,忽听风响旗动,周瑜急忙走出军帐观看,真的刮起了东南大风,他连忙下令发起火攻。   周瑜部将黄盖,率领火船向曹操水寨急驶,当火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一声令下,士兵们顺风放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把曹营的战船烧个一千二净,岸上的营寨也被烧着,兵马损失不计其数。在烟火弥漫中,曹操仓皇逃命,从小道退

铁莲花:一种专为女子发明让女子生不如死的酷刑

  酷刑,顾名思义是指残酷的刑罚,翻开中国的历史,刑罚俨然伴随着中国的整个历史,自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什么剥皮,腰斩、车裂......等等,多到数不胜数,尤其是清朝时期,这里的刑罚又有满清十大酷刑,据说这十大酷刑不论哪一种但是说出了都能让小儿夜哭,但是,记住这个但是,以上这些酷刑都是针对男主的,但不要以为古代对女子有多么的仁慈,听说过铁莲花,现在小编将为大家介绍铁莲花那个让女子生不如死的酷刑。   什么是“铁莲花”?   “铁莲花”——当女囚坐的上去时,狱卒拉动木马尾部的一个机关,“铁莲花”便会一开一合地在她的下体内不停旋转,让女囚顿时痛疼难忍,大有生不如死之感。   那么,“铁莲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残酷的刑具,为何会让古代女人望而生畏、听之胆寒、坐之魂飞魄散。   铁莲花,一种专门为女子开发的酷刑   据有关资料记载,“铁莲花”是中国古代一种酷刑,专门针对那些所谓“不守妇道”的女人而制作的。   古时候有一种针对女性的酷刑叫做“骑木驴”,也叫做“骑木马”,而致命的铁梨花就隐藏在“木驴”的背部,对于那些所谓“不守妇道”的女人,通常让她们骑在“木驴”上,官吏审问时如果不老实交代罪行,官吏就会命衙役们转动木驴上的旋转铁梨花,对女性下体进行折磨,这时候他们往往痛疼难忍,叫声凄厉,发出哀求,甚至昏厥过去。   原来,“铁莲花”是一种由锋利铁片组成的花朵状刑具,形似莲花,所以取名“铁莲花”。不难想像,当它展开并转动时,能把一层下体的血肉绞下来……因此,只要狱卒拉动木马尾部机关,“铁莲花”便会一开一合插入其下体,并不停地旋转,当即令女性痛不欲生,大声哭喊。堪称中国古代最残酷的经典刑具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第一次女性罪犯被判“骑木驴”,应该在北宋时期。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就有关于北宋时期女人“骑木驴”的描写。那是在武松怒杀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后,惯拉皮条和教唆杀人的王婆被判处“剐刑”:大牢里取出王婆,当厅听命。读了朝廷明降,写了犯由牌,画了伏状,便把这婆子推上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剐"字,拥出长街。两声破鼓响,一棒碎锣鸣,犯由前引,混棍后催,两把尖刀举,一朵纸花摇,带去东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剐。”   其实,在北宋时期,所谓“木驴”通常是一面